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河南圈 > 圈层资讯 > 正文
请独生子女护理假这么难?请假拉锯战97天后,他选择辞职
2022-11-10 16:57:59 来源: 大河报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胡嫦元

2022年12月1日起,江苏省独生子女父母年满六十周岁后患病住院期间,独生子女每年可享受不少于5天的带薪护理假。安徽省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职工父母年满六十周岁患病住院的,独生子女每年可享20天护理假,非独生子女每年可享7天护理假。

这则消息将独生子女护理假再次带入大众视野。


(资料图)

中国现有独生子女大约1.8亿人,不少父母面临子女外出就业、求学的现状,空巢家庭比例逐年增多,老人一旦患病住院,难以得到子女的护理和照料。上有“四老”下有孩子,独生子女们面临着养老的财务压力和照顾孩子的精力不足,也没人可以分担。

目前,全国多省增设独生子女护理假,为独生子女们“减负”。假期的实施效果如何?“纸面福利”是否顺利落地?

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局

自从老家的父亲生病,28岁的林涛就发现生活变了。

在杭州工作的他,被焦虑情绪笼罩。父亲患病后下过病危通知书,母亲等到父亲生命体征平稳后才通知林涛。尽管林涛接到电话时愧疚得说不出话,但是也无法一再向公司请假回去探病。

自父亲病后,林涛把之前攒的假期陆续消耗殆尽。得知自身符合享受浙江独生子女陪护父母假的条件后,他向上司提出请假申请,上司找了个借口进行搪塞。林涛第二天再次找到上司请假。这次,他的上司直言,5天独生子女陪护父母假再加上工作日前后的双休一共9天,这个假期一定是会耽误工作进度,他只能批一、两天假。林涛别无他法,只能同意了。

这样的两头为难终止于一通深夜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那头哭着问林涛,能不能请假回来看看,他父亲的状况很不乐观。林涛再次向公司提出请假后,上司告诉他,因为他的请假太多频繁,无法再批假了,但考虑到他之前工作完成度较高,可以停薪留职。

(父母的医疗问题,不止是跑腿、陪护,还有孤独的决策,是困扰很多独生子女的大问题)

办完停薪留职手续后,林涛匆匆赶到老家医院,一个月前精神尚可的父亲变了模样。病房门并不重,父亲推门让林涛进去这个动作都花了许久的时间,林涛看着父亲艰难翻身躺上病床,感到特别心酸。

在给父亲陪床的这段时间,林涛看到了许多身患重病的病人,无论刚住进来时看起来多么健康,时间越久病人的精神就会越差,一些频繁进行化疗的病人则会一把一把掉头发,仿佛整个人都枯萎了。他意识到,住在这里的病人,很可能正在一天天远离这个世界。

林涛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决定辞职,他要照顾父亲。

实际上,对于林涛来说,独生子女在养老这件事情上除了责任外,也会有压力。“跟公司的有些外地同事不同,他们在老家都有兄弟姐妹,可以照顾到家里。”林涛认为,一直以来父母对他的关照远远大于他自己的付出。当父母老了之后,自己也应该要承担更多。

工作与尽孝的冲突是独生子女会面临的困境,婚姻和孩子有时会加剧这一窘境。

“我没有自己的时间。”32岁的二孩妈妈王涵无奈说道。

王涵是江西人,职业是教师,也是一对5岁双胞胎的母亲。孩子没出生前,她是一头披肩长发,孩子出生后,她开始逐渐减少美发次数,最后索性将头发剪短。她说,这样方便打理。

孩子刚出生时,王涵的重心放在工作上,孩子由母亲照顾,她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压力。转折点出现在孩子2岁时,这一年,王涵的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母亲的病情处在早期,出现了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已无法独立照顾孩子。让王涵更为头疼的是,公婆不是本地人,过来照顾孩子也十分麻烦,她需要抽出更多精力在家庭上。

那段时间,王涵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看到像“战场”一样的家:好动的孩子们的玩耍让家里一片狼藉。自己的父亲照顾母亲和2个孩子,也是力不从心。孩子、母亲让她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压力。

遇上孩子生病或者母亲去医院复诊的情况,王涵只能请假。随着请假次数的递增,学校批准假期也越来越少。她的直属领导会直接问,“你的课找谁换?还是之后再补回来?”学校里的课时是固定的,请假就必须要有人代课。不是每次请假都能找到合适的人代课,对于老师来说,想请假也是需要协调同事的时间,这更像是一个运气问题。

即便处于如此窘境,王涵也没有考虑过请家政。因为这“多余”的开销会打破她辛苦维系的收支平衡。为此,她经常在中午的休息时间备课,以便于空出晚上的时间,照顾孩子和家庭。甚至每天下班回家,她也几乎不看手机,2个闹腾的孩子和狼藉的家占据了她的娱乐时间。

“有假难休”:职工不知道,公司扣绩效

上文中提到的浙江、江西均设立了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陪护假)。

据第一财经报道,截至2021年底,共有28个省份设立了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陪护假)。此外,在湖北、黑龙江、四川、宁夏等地还规定,非独生子女也可享受这一待遇。多地规定在假期内视为出勤,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尽管多地纷纷出台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陪护假)的政策,但“有假难休”成为政策落地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20名在推行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的省份工作的85后-90后独生子女中,有约一半的人明确表示“不知道有独生子女护理假” ,只有约20%的人请假成功。

此外,记者搜索发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求职软件中,绝大多数公司的人力资源会在公司福利处注明“五险一金”、“年假”等,却鲜有人注明“独生子女护理假”。记者在软件上随机询问多家企业人力资源,公司是否有独生子女护理假时,得到的回答是“不清楚这个假期”或没有回应。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谢宏忠曾表示,用人单位的类型与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很多人不了解独生子女护理假,恐怕是源于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加大宣传。”谢宏忠表示,“护理假”一方面可能导致用人成本增加,如在岗位配置、团队运作中某岗位的人不方便离开;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可能更不愿意履行“护理假”,也不能排除“个别单位为规避政策干脆不招聘独生子女”的可能性。

实际上,即使一些企事业单位设置好独生子女护理假,但为了保住工作和收入,一些员工也不敢选择休假。

一名曾就职于杭州某公司的林先生告诉记者,他曾申请过独生子女护理假,但因为其薪酬是以基础工资加绩效计算的,请假期间仅能获取基本工资,收入受到极大的影响。据称,其同单位的同事基于此种原因,也尽量会避免请假。

上文所述的王涵告诉记者,在她就职的学校中,一旦某位同事请假过多,领导会单独对其做思想工作,以图降低教师的请假频次和时长,以免影响教学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职工请假期间的用工成本、时间成本是用人单位考虑的因素。广州某影视公司的人力资源李女士告诉记者,影视公司市场竞争激烈,因为项目加班时常发生,有时连周末都不会休息,忙完后再进行调休。如果在此期间,有人请独生子女护理假,肯定是无法获批的。

对于人力资源来讲,如果员工长期请假影响工作,且不加以控制的话,运营成本损失会比较大。李女士告诉记者,有一些符合请假条件的员工,即使家里没有事也会抱着“不休白不休”的心态来请假,影响工作进程。因此,为避免这一情况,公司会将休假时间与年终奖挂钩。

她称,这一措施也是为了效益和管理规范考虑,请假的人越多,其余员工工作压力越大,减少工作时间等于减少企业效益。

北京康达(郑州)律师事务所姚坤律师表示,在司法实践中,前来咨询或委托律师的许多劳动者面临无法请假的烦恼,有些用人单位还会设置各种制度使员工“不敢请假”、“不能请假”。例如,把休假天数和年终评奖、升职加薪捆绑,或者规定休假需提前一个月申请,必须错峰休假等等。

姚坤律师称,部分用人单位对于劳动群体所应当享有的假期不甚了解,甚至公然违背法律法规克扣、取消这些假期。对此,大多数劳动者都非常茫然,常常迫于生活和经济压力忍气吞声,或者被迫辞职,这在客观上也激化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矛盾。

多省出手,推动独生子女护理假落地

2022年9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新闻发布会介绍称,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对于相当比例的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养老、多孩的现实负担大,某种程度上又加剧了独生子女有假不敢请,有假不能请的矛盾。在这背后,一方面是实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是生育、养老带来的预期压力和焦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

从某种角度来讲,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或能缓解独生子女因父母养老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更好促使职工从个人角度出发,破除有假不敢请的窘境。

如何解决有假难请?当务之急是普及和保障。北京康达(郑州)律师事务所姚坤律师认为,国家应进一步完善劳动立法、司法体制,把劳动者应当享有的权益进行细化,并强化企业对于入职员工的“权益告知义务”,使员工能够在制度保障中享受劳动权益。

实际上,已有多省在采取措施促进独生子女护理假的落地。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今年8月发文表示,会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包括独生子女护理假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和普及率。将关于完善政策立法,确保护理假落实有据。配套更多措施,营造政策的执行力,如企业支付给独生子女员工符合条件的工资薪金,可以按照规定依法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同时定期开展监督检查,促进政策的落地落实。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还不够。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游晓鹏

责任编辑:hN_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