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四省,何以至此?
2023-07-10 16:30:57 来源: 大河报网
关注河南热线

1

一场令人心酸的乌托邦狂欢。


【资料图】

最近,“山河大学”横空出世,这个在教育部查询不到的大学,却疯狂刷屏。

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个省份,新获得的称号是“山河四省”。

由于四个省份的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网友便自发成立一个虚构的“山河大学”,没成想引起共鸣。

343万名考生,每人出1000元,总共是三十多亿元,就可以打造出一所四省交界的综合性大学,面向“山河四省”招生。

随后,“山河大学”的官网、校训、校徽、院系、招生简章,陆续被网友们接力设计出来,掀起了一场新的网络热潮。

甚至校长都确定了——杜甫。

关于“山河大学”的校址,也引来争抢。

图片来源:地球知识局

如果仔细看,四个省份并没有完全交界的地方。以四省的物理中心算,校址应该定在邯郸或者安阳。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场不失严肃的乌托邦办学讨论中,畅谈自己的教育理想。

最后,引得教育部也出来回应:

我们也关注到了关于“山河大学”的问题,面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新问题,教育部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看似是一场玩笑,背后无奈心酸的现实

2

山河四省,总人口加起来超过3亿,占全国人口的21%。2022年的GDP总和达到21.6万亿元,占全国的18%,分量十足。

尤其是山东、河南,两个省份的人口就超过2亿,GDP总量也排在全国前五位。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个省份只有2所985高校,且全部在山东,分别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而在河北、河南、山西,985高校的数量是:0。

四个省份也只有6所211高校(含985):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1所:郑州大学;

河北1所: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最惨的河北,仅有的1所211高校河北工业大学,校区还在天津。

于是,当河北工业大学在芬兰(没错,就是北欧那个芬兰)开设校区的消息传来,引起一阵嘲讽:

一个河北的高校有三个校区,两个在天津,一个在芬兰,却没有一个在河北。

而即便是四个省份中高校资源最强的山东,面对1亿人的人口规模,也难说能完全满足。(参阅《最新大学排名!中国高校第一城诞生》)

以211/985高校的数量排名,北京26所高居第一,无人能敌。江苏、上海也超过10所,陕西、湖北、四川超过5所。

即便以新制度“双一流”大学计算,山河四省的高校数量也并非前列。

山东3所、河南2所、河北1所、山西2所,与北京、江苏、上海、广东不在一个档次,甚至也远不如高校大省陕西、湖北。

但如果仅仅计算大学数量,山河四省的表现尚能一战。

河南156所、山东153所、河北124所、山西82所,河南山东甚至能排在全国第三第四位。

山河四省并不缺大学,而是缺优质大学。

这也成为四省学子心中集体的遗憾与渴求。

参阅:《再说一次,千万不要选错城市》

《最新大学排名!中国高校第一城诞生》

《2023年,中国大学生最多的30座城市》

3

本省没有优质大学,只能向外求学。

但这样一来,外省高校的录取分数比较高,结果便是录取率下降,尤其是在高考最卷的省份之二的河南、山东。

2022年,山河四省的本科录取率、一本录取率、211录取率都远低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

最难的河南,本科录取率41%,一本录取率只有11%,而211的录取率更是只有2.61%,即便在山河四省内也是垫底。

河南,也成为高考录取难度最高的省份。

突围的高难度与资源的不均衡,才引来“山河大学”的乌托邦式畅想。

而高校资源的实力,与经济因素密不可分。

中国的地理结构与改革开放的进程,注定了东南沿海地区必然要比中西部有优势。过去几十年,经济资源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也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两个超级城市群。

经济资源的汇聚,也会吸引更多人才汇聚,教育水平自然也水涨船高。

而在“山河四省”中,山西、河南、河北背靠中西部,都是劳务输出大省,且经济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及科技产业含量低。

山东虽然经济体量大,但依旧是传统产业占比大,也是近些年才开始新旧动能转换,比起东南沿海省份来说,仍然落后一步。

这也是为什么“双非”的深圳大学会受到考生欢迎,录取分数连年拔高的原因。

背靠经济活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区域,才能有更广阔的就业市场,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落地。

你我都明白,即使“山河大学”真的能建成,也改变不了山河四省优质高校洼地的局面,也改变不了高教资源不均衡的局面。

好在,一些省份已经有所动作。

比如河南,武汉大学、上海交大、北京理工等3所“985”名校研究院已经正式宣布落地郑州;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已经招收351名研究生,并且联合创建河南省首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将大量先进的技术都带到河南。

但这远远不够,远远不够。

-END-

来源:国民经略 编辑:吴雅梦

责任编辑:hN_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