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微信公号 消息,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下,2016年到2017年,全国各地陆续迎来了一个人口出生高峰。而今年,这批“二胎”儿童要上小学了,这也给各地的义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入学压力。
(相关资料图)
但更大的挑战在于,全国多地的“二胎”儿童在2018年之后又迅速减少,这就意味着,各地为了应对二胎入学潮新增的学位,又需要在两三年后面临快速收缩的压力。今年要愁学生太多,再过两年就要愁学生太少,这确实很让人犯愁。
多地发布学位预警
进入5月,全国各地的“幼升小”招生工作陆续开启。
“你家的对口小学变色了吗?”祁奚的女儿今年即将上小学,她告诉记者,这成为几乎所有今年面临幼升小的杭州家长的热门话题。
据了解,今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发布全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预警。杭州市教育局透露,杭州市2022年共招收一年级新生约12.5万名,但2023年目前摸底的潜在适龄生源在15万左右,创历史新高已成定局。
因此,杭州市为家长提供了各个学校的入学信息查询,对于学区内适龄户籍生人数达到或超过学区小学常态招生计划数的100%给予“红色预警”,学区内适龄户籍生人数介于学区小学常态招生计划数的90%至100%的给予“黄色预警”。
学位紧张的杭州小学会“变色”
不只是杭州。广州、长春、北京、青岛、成都、济南、大连等多地都发出了学位预警,甚至一些县级市也有多所学校发出“红色预警”。
据祁奚介绍,杭州小学的录取是有先后顺位的,俗称“一表生”“二表生”“三表生”“四表生”……所谓“一表生”就是学生与父母同户、同住在本小学学区内,“二表生”是指户口在本小学学区内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三表生”是指有本市常住户口但不在本小学学区内,“四表生”则是无本市常住户口的借读生。
祁奚女儿要入学的学校已经显示“红色预警”,这就意味着顺位靠后的生源被录取的可能性很小。“我们的对口小学,之前是一表生、二表生都能进的,三表生有一部分会被分流。但今年说不定二表生都要被调剂的。”祁奚说。
北京的情况也类似。以海淀区为例,来自海淀区教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海淀区中小学面临学位供给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小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入学高峰,预计达到4万人,初中入学预计达到2.7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或将增加1.6万人。
“我们是‘四老房’(即学生户口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哥哥3年前顺利入学了,但今年因为入学孩子多,学位紧张,弟弟很可能要被调剂。”今年面临幼升小的北京家长王玲告诉记者,他们只能将老人的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让孩子能够变成第一顺位。
“房产过户要交十几万的税费,但为了孩子也没办法。如果被调剂,学校不好不说,还可能离家很远。”王玲说。
入学人数“过山车”
高涨之后马上暴跌?
由于从人口出生数据可以预估出入园、入学高峰,因此各地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全市新增了2.9万个中小学学位。2023年,将继续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而以北京市教育资源强势区之一的海淀区为例,来自海淀区教委的数据显示,2022年,海淀区新增中小学学位超过1万个,2023年还将新增中小学学位5560个。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据他的了解和观察,目前各地应对“二胎入学潮”虽然有压力,但整体上“问题不大”。
“因‘全面二孩’政策所形成的入学高峰是个小高峰,这个小高峰与若干年前学位的高峰相比,依然是一个相对低的状态。但各地的情况确实也有很大差异,大城市肯定更加严峻一些,而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近年来一直处在生源外溢的状态下,所以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入学压力。”储朝晖分析。
在储朝晖看来,即使是在学位紧张的大城市,整体应对能力也是不成问题的。“做到‘有学上’问题不大,但要做到‘上好学’,那问题就比较大了。所以,目前面临的难题不是增加多少个学位,而是如何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他说。
但另外一个问题更为严峻,因为“二胎”儿童在2018年之后迅速减少,如果入学高峰之后很快又出现学位“过剩”,该如何应对?以北京为例,可能会在几年之内就迎来入园、入学人数的“断崖式下跌”。
来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生近10年来的最高峰出现在2017年,即“全面二孩”政策的第二年,当年户籍人口出生数为17.1万人,2018年为14.1万人,2019年为13.3万人,2020年为10万人,2021年则降到了9万人。
而到了2022年,虽然尚未有官方数据公布,但有机构根据各大医院的数据推测,2022年北京户籍的新生儿可能仅7.5万人左右。
根据2023年3月21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4.3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7‰。而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32‰,2017年末为9.06‰。
储朝晖也强调,更应该关注的是接下来很快就会到来的入园、入学人数下滑。“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各方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学校的效能安排,涉及要不要有人员的更迭,要不要招聘新的年轻教师。尤其是有很多地方,只有一个单一的办学主体,应对能力就会明显不够。”他说。
据记者了解,现在,全国多地的幼儿园已经开始出现生源不足的问题,预计很快会传导到义务教育阶段。储朝晖建议,应该尽快发展多种主体办学,尽可能实现教育均衡,尽可能实现公共服务的多样化。
“公共服务不应是单一标准的、刻板的,公共服务应该是有适度竞争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家的求学需要,才能够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储朝晖表示。
(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原标题:多地发布学位预警,今年将成“最难入学年”?
编辑:周自力
责编:廖异
审核:冯飞
来源:中国新闻社 编辑:丁丰林
-
肝腺瘤怎么办?肝腺瘤6cm切除手术大不大?肝腺瘤全称为肝细胞腺瘤,为正常肝细胞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这种病变在肝的右叶较多见,约70%-80%单发即孤立性的。长期使用...
-
间接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间接胆红素偏高怎么才能降下来?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合并统称为总胆红素,胆红素主要是由红细胞破坏而来。在没有经过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间接胆...
-
甲状腺癌严重吗?甲状腺癌手术后能活几年?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疾病。随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和医疗条件改善,特别是B超分辨率提高,检出率也在逐年增长...
-
早期胆囊癌能治愈吗?胆囊癌早期手术后能活多久?早期胆囊癌有一定治愈可能性,但胆囊癌手术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都较低。对于胆囊癌诊治,目前业内存在许多争议,特别对胆囊癌...
-
乙状结肠癌手术能治愈吗?乙状结肠癌严重吗?对于乙状结肠癌患者,全部治愈几率较大。患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出现肝转移、肺转移等情况都可达到良好治愈效果。据最...
-
肝腺瘤怎么办?肝腺瘤6cm切除手术大不大?
2023-05-22 11:20:17
-
间接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间接胆红素偏高怎么才能降下来?
2023-05-22 11:19:21
-
甲状腺癌严重吗?甲状腺癌手术后能活几年?
2023-05-22 11:18:20
-
早期胆囊癌能治愈吗?胆囊癌早期手术后能活多久?
2023-05-22 11:14:53
-
乙状结肠癌手术能治愈吗?乙状结肠癌严重吗?
2023-05-22 11:13:56
-
多地发布学位预警,今年将成“最难入学年”?_新动态
2023-05-23 10:21:28
-
崔东树:4月高端车型销售提升明显 中低价车型销量减少 焦点热文
2023-05-23 10:03:08
-
中国批准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回应称很重视中国市场
2023-05-23 10:16:51
-
“双争”进行时|光山公安:把社区警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2023-05-23 10:06:30
-
今日最新!第九届中俄青少年运动会在重庆开幕
2023-05-23 10:05:29
-
天天微资讯!交通场景支付“上新”微信“刷掌”落地北京
2023-05-23 10:11:12
-
首届河南交通物流产业博览会在郑启幕
2023-05-23 10:19:33
-
外媒称又一批国产特斯拉已发往北美 第一批Model 3和Model Y均有_每日消息
2023-05-23 10:17:02
-
最高官降1.3万元 五菱“下乡”问路_全球头条
2023-05-23 10:03:45
-
K435列车命案背后:“游荡的精神病患者”管理之困-天天热头条
2023-05-23 10:01:11
-
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有哪些?中性粒细胞偏低有什么危害?
2023-05-23 10:26:41
-
【热闻】省工人文化宫开展健康科普 市民中药文化园内辨中药
2023-05-23 10:19:00
-
卢氏:法官进社区教你“依法带娃”-全球短讯
2023-05-23 10:17:17
-
潜心公益 用爱心绘就一道充满梦想的彩虹——浙商银行北京分行与麦地小学的故事
2023-05-23 10:04:07
-
巴厘岛“真相”迷局,李驰明母亲首发声:“他曾向我求救过”
2023-05-23 10:17:17
-
刘涛在市政府2023年第19次重点工作周交办会议上强调 紧盯问题 克难攻坚 推动重点交办事项高效落实 张庆一等参加-世界快播
2023-05-23 10:10:23
-
每日讯息!《关于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公告
2023-05-23 09:57:30
-
安徽省阜阳市司法局考察团来信阳考察学习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 环球聚看点
2023-05-23 10:02:01
-
以深圳经验赋动能 开中原人才新篇章 中原区召开2023年度高端人才创新发展能力提升研修班|世界观焦点
2023-05-23 09:57:48
-
“幽灵民宿”的“宰人”生意不能屡屡得逞
2023-05-23 10:11:31
-
数智赋能 更有温度 太平洋健康险发布保险与服务数字化解决方案
2023-05-23 09:59:55
-
太医管家家庭医生2.0升级 重磅推出数字健康档案 环球即时
2023-05-23 10:04:22
-
我市举办2023年度社区矫正业务培训班-全球快消息
2023-05-23 10:17:26
-
全球观点:中牟县广惠街街道规范夜市经营秩序 让美味与文明并行
2023-05-23 10:18:34
-
世界微资讯!11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近900名学子参赛 “天马杯”大赛吸引力为何如此大?
2023-05-23 10:20:13
-
当前时讯:固始县召开生态环境机构垂直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2023-05-23 10:17:13
-
头条:“百慕大三角”之谜或已破解
2023-05-23 10:17:53
-
牵手青春 爱在中原 中原区开展“郑好需要你,未来皆可期”520主题活动
2023-05-23 10:11:35
-
天天观速讯丨省农科院专家到新县调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情况
2023-05-23 10:11:11
-
中牟县刁家乡:“网格+”模式助力信访工作提质增效
2023-05-23 1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