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河南圈 > 圈层资讯 > 正文
微动态丨中药材价格“疫”起“疫”落,供应链脆弱“痛点”如何破解?
2023-02-14 14:01:35 来源: 大河报网
关注河南热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实习生 李妍静 广州报道

“赚到的正在亏回去。”

去年十二月,各种中药材价格暴涨,而到了近几日,各种中药材的价格开始逐渐回落。非抗疫类中药材档口依旧人头攒动,而此前拥挤的抗疫类中药材则已不如往日火爆。


【资料图】

在安徽亳州市场,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基本成分之一的金银花的交易价格已经从2022年12月280~290元/公斤回落到180~190元/公斤,连翘价格从350元/公斤回落到240元/公斤。

从事中药材种植近30年的安徽省亳州市中药材协会会长张凤鸣判断,目前药农扩种意愿强烈,2023年全国中药材种植将大面积增加。

价格回落

去年12月,中药原材料遭遇了一波热炒。

康美中药网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6日,中国中药材价格总指数收于1773.84点,比上周同期(12月9日)上涨了72.27点,上涨幅度为4.25%。价格上涨的品种有30种,占5.8%,环比增加16个;下跌的品种2种,占0.4%,减少16个品种。涨跌比15:1创近年来之最。

截至去年12月16日,紫苏叶统货价格约55元/kg,相比于上周同期上涨263.01%;广藿香统货售价25-26元/kg,切片统货售价28-30元/kg,同比上涨92.81%;连翘则受多商关注,行情继续高涨,目前亳州市场上连翘生晒统货售价260元/kg左右,水煮货要价270-280元/kg,无果柄选货售价在300元/kg左右。

去年12月份涨价较为明显与奥密克戎感染者数量激增有关。涨价的中药材大多为缓解感冒症状类药材,短期受到需求量攀升影响,供不应求,涨价明显。作为清热解毒类核心品种之一的“连翘”表现最为明显,而后相关药材也受其影响纷纷开涨。

而随着感染人数的下降,中药材市场价格如同乘坐过山车一般也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以金银花为例,去年12月紧急需求下,订单兑现拥堵,喊价暴涨,金银花价格翻倍,但随着履约完成,新订单减少,今年1月走销量较上月有所减弱,行情转稳,上旬亳州市场青花240元左右;山东货一级货在210-220元,二级货195元左右,药厂货价在160-170元之间不等,而后每周下滑5元左右,月末闭市时青花在215元,二级货在180元左右。

中药材价格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亳州某中药材厂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药材价格波动有很多原因,一个就像去年的疫情,或者天气灾害都会产生影响,或者像突然之间药食同源火起来,市场需求量突然上去,价格也自然被影响了。”

去年12月份,针对部分中药材品种价格大幅波动问题,相关部门持续规范涉疫类中药材价格和竞争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

随后,中药材行情价格虽然仍有波动, 但也逐渐回落。而随着全国疫情日趋平稳,总体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多数人群已经康复,近几个月再出现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性较小,相关药材需求量逐渐恢复到正常值,价格也逐渐平稳。

“物价两年之内行情会好,优良的品种行情一直都好。”亳州中药材种植商户宋科(化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表示,优良的品种在未来中药材市场才能更具有竞争力。

亟待建立标准化体系

除了价格波动,中药材源头还有个一直以来的顽疾就是品质难以保障,缺乏标准化。

“天气变化影响可大了,又是旱又是涝,有灾害就有风险,而且有时候外地引进的品种不适应,就影响到产量和质量。”宋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药材种植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中药材的产量则影响着市场上的价格。

市场上的中药材价格大起大落,与各中药的供需情况有关。中医药行业产业链包含中药原材料种植、医药制造、医药商业、第三方物流和医药零售等,最后到达终端消费者。中药制造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是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是指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可供制药的中药原料,通常来自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

目前我国的中药材种植主要以散户种植为主,尽管近年来有实力的中药生产企业通过自行种植或同当地农户合作种植的方式来占有上游主要的中药材资源,但个体种植仍牢牢占据着中药材生产的主要位置。这就导致某些药材种植户看到市场上某种中药材价格高,就种植某中药材,而由于中药材成熟需一段时间,供应量突然增加,而需求量保持稳定时,往往会形成“药贱伤农”的困局。

“种植100万亩,能有30万、40万亩成功的就算是不错了,得损失60%,中药材的种植收成率很低,大约只有40%。”宋科向记者表示,中药材的品质由种苗决定,然而许多个体种植户选苗时仅仅看价格,不考察质量,能严格根据品质种植的种植户占市场的比例非常低。

“到地药材这个根本是不可能的。”另一名亳州中药材商户郑宏(化名)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多种植户会将各种种苗进行混合种植,譬如在贵州种植的药材,来自福建、河北的都有可能。”

而现在市面上基本没有提供种苗鉴定服务,这也导致药材的品质也难以辨别,以亳州为例,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亳州中药材市场中药材的价格稳定,对稳定全国中药材市场供应和价格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尽管如此,亳州当地的中药材种植也没有专业的部门进行管理,而是由当地的农业部门进行代管,依然没有办法进行种苗的鉴定。

这就需要中药材行业建立起标准化体系去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中药材行业的品质问题。建立完善的价格监测机制和标准化的产品追溯体系,则可以大大缓解短时期内出现的供需矛盾,供应链脆弱的问题,实现产业闭环流通,以阻止囤积居奇的资本涌入。

“想要标准必须得有管理方案,从土壤、种苗、肥料、农药各方面出发,从种植管理到收购回收,到收购过以后,化验过以后达标了。你种植的技术才是标准化种植技术。”宋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还是需要建成一个标准化体系,从源头开始控制中药材的品质。

(编辑:徐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李联胜

责任编辑:hN_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