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河南圈 > 圈层资讯 > 正文
环球热点评!批发商买进可口可乐饮料收到空罐,当地市监局:已介入调查
2022-12-21 12:20:27 来源: 大河报网
关注河南热线

最近,在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从事饮料批发的小吴很郁闷。今年六七月他在江苏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以下简称:连云港分公司)订购南京的江苏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4000件饮料,在批发销售过程中,陆续发现780瓶(约32件)饮料存在漏气、半瓶装、空罐等问题,货值2000多元。

12月20日,海州区市监局回应记者:“已介入调查,将饮料扣押。”连云港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已把情况向公司反馈,将积极协助调查并按流程进行办理。”

批发商:进货收到空瓶,2升装芬达只有半瓶


(资料图)

12月19日,小吴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今年六七月他从江苏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订购了2000件500毫升可乐雪碧和2000件2升芬达。“在销售期间,发现在这批饮料中,部分雪碧可乐存在漏气,易拉罐是空的,2升芬达只有半瓶装。我们对销售出去的饮料进行召回,一共有32件。”事后,他们多次与连云港分公司联系沟通,小吴说:“一直拖到今年12月16日,事情才反映到南京可口可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才到达现场,发现并证实了存在这个问题,只答应进行调换,但对商户的‘退一赔三’不进行赔偿。”

上游新闻记者从小吴发来的视频看到,他拿着塑料瓶装2升装芬达饮料时而摇晃,时而倒置,使半瓶装一目了然。他还随手拿起一个干瘪的500毫升装可口可乐塑料瓶向镜头展示饮料漏气后的效果。他在视频里说:“南京可口可乐公司难道就是这样把关的吗?”

小吴展示存在空罐等情况的饮料。

销售方负责人:属于正常现象,可调换处

12月20日中午,连云港市海州区市监局工作人员来到小吴放置饮料的办公场所对其进行拍照取证,对涉事可口可乐饮料产品进行扣押,并向小吴出具物品清单([2022]19-03号)。上游新闻记者从扣押清单看到,500毫升雪碧可乐有758瓶,2升芬达9瓶,220毫升雪碧13罐,合计780瓶。从生产批号看,上述饮料都是在2022年6月至7月生产的。小吴告诉上游新闻记者:“758瓶500毫升瓶装雪碧可乐漏气,整瓶是好好的,就是里面没(二氧化碳)气,汽水漏气后就软的,但瓶口瓶盖都是好好的。2升芬达都只有半瓶,易拉罐是空罐。”

为什么700多瓶装可口可乐饮料会漏气?可口可乐连云港分公司负责销售的相关负责人李先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可能运输时被暴晒,因为当时天气很热吧。另外,他找装卸工的时候,也没及时把饮料卸货。这就意味着,他一次性批发上百箱饮料,然后正好有上面一层饮料可能发生漏气现象。半瓶装的2升饮料,是正常破损,而且公司是可以调换或者减钱。空罐装可能是爆瓶。我看易拉罐都裂开了,可能在售卖或者运输时碰到东西了,然后易拉罐坏掉了。”李先生进一步解释:“我们(可口可乐)跟他合作了六七年,关系都比较不错。在9月份的时候,他当时给我讲漏气的事,我说那你就不要售卖,先留在仓库,我一起把这些处理掉。”

六七月份的事情为何直到12月份才处理?李先生解释:“他毕竟有30多件,公司流程上我调换的数量有限,必须让公司派人确认才行,另外还叠加一些外因和双方合作正好发生一点‘小插曲’影响。目前公司相关部门已沟通,同意调换这些饮料,并再追加给他15件饮料,但与其‘退一赔三’要求有距离,多次深入沟通后依然没能达成调解。”

对于和连云港分公司的合作,小吴说:“多年来我们的合作都是口头约定的,也从没签过销售合同。”就李先生的物流暴晒导致漏气的说法,小吴并不认同,他表示:“我觉得这就是南京可口可乐厂家的质量问题。”“百事可乐也是在南京生产后发货过来的,我一次性也发了几千件,怎么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小吴反问,“虽然这批饮料市值2000多元,但我在连云港做食品批发,就要为老百姓负责,发现问题就第一时间提出来,希望南京可口可乐公司给我一个说法”。

当地市监局介入调查,780瓶约32件饮料被扣押。(受访者供图)

市监局介入调查,律师:不适用三倍赔

12月20日,海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上游新闻记者:“我们已介入调查,根据调查掌握的相关的证据,后期可能会将相关线索向南京可口可乐属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移送。”可口可乐连云港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先生也强调称:“这30多件产品处于批发的中间环节,没到零售端,对消费者也没有影响。目前已把情况向公司反馈,公司各部门将积极协助市场监管调查并按工作流程处理这个事情。”

对于上述饮料生产厂家与批发商之间涉及的法律问题,北京铭盾律所胡晓锋律师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小吴本身并非消费者,作为从事饮料批发的商户,他和销售公司的合同是商品买卖合同,质量问题可以通过合同约定的更换货等途径解决。当然,口头合同也算,毕竟持续批发销售好几年,双方也是有过往交易习惯遵循。因为主体不涉及消费者,也没有欺诈,基本上不适用‘三倍赔偿’。如果是终端的消费者,在小吴处购买到漏气、半瓶装的饮料,就属于消法保护范围,但本案不是。整体上看,还是一个普通的产品质量问题。市监部门调查核实啥原因产生的问题,到底是生产线的原因,还是运输环节原因,搞清楚将有助于最终解决这一批次饮料的退换货问题。”

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

来源:上游新闻 编辑:丁丰林

责任编辑:hN_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