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河南圈 > 圈层资讯 > 正文
【全球播资讯】助力行业健康发展!老坛酸菜“团体标准”来了
2022-10-21 19:11:36 来源: 大河报网
关注河南热线


(资料图片)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王惟一

10月19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中国调味品协会官方网站看到,团体标准《老坛酸菜》征求意见稿开始公示。该文件规定了老坛酸菜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适用于老坛酸菜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记者注意到,征求意见稿将老坛酸菜定义为“以新鲜芥菜为主要原料,经盐渍或不盐渍,添加或不添加食盐、白酒等辅料,放入洁净的陶坛中,发酵10天以上而成的腌渍蔬菜”。

征求意见稿对老坛酸菜的原料辅料、感官特性、理化指标等提出要求。其中,感官特性应符合以下要求:色泽呈青绿色或黄绿色;气味具有乳酸菌发酵酸香气味,无异嗅;滋味具有乳酸菌发酵酸香风味,无异味;状态无霉变,无霉斑白膜,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今年9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也发布了《老坛酸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规定了老坛酸菜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该标准规定,老坛酸菜是以新鲜叶用芥菜或经初次盐渍发酵后的叶用芥菜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老母水(酸菜母液)或乳酸菌,用传统陶瓷坛泡渍发酵而成的蔬菜制品。其中,“老坛”是指传统陶瓷坛以优质黏土或高岭土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作,外壁上釉、内壁无釉,外密封,有坛沿设计用于水封,整体坛身无裂纹、砂眼的泡渍发酵用容器。“老母水”即酸菜母液,俗称老卤水,是指在传统陶瓷坛中添加新鲜或盐渍叶用芥菜或其他蔬菜、食盐和水,添加或不添加辅料、乳酸菌,经泡渍发酵产生的含活性乳酸菌、发酵代谢产物、蔬菜渗出的可溶性物质的混合盐水溶液。

老坛酸菜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盐渍发酵、清洗、泡渍发酵、出坛切分、配料搅拌、灌装、杀菌等环节。该标准明确规定,新鲜芥菜应除去异物,挑出抽薹、空心、变色及病虫害等不合格的原料。新鲜芥菜预处理后或盐渍酸菜出池后,应进一步剔除异物、腐叶、黄叶、老根、木质层、粗纤维等不可食部位,再用水进行多次清洗,待最后一道清洗水清澈、无杂质后方可入坛进行泡渍发酵。泡渍发酵前,应对泡渍发酵车间进行清洁处理,对发酵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陶瓷坛进行消毒处理。应按泡渍发酵工艺及配方要求添加原辅料,并依工艺要求进行发酵,并对相关操作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酸菜品种、入坛时间、入坛数量、原辅料名称及生产厂商批号、出坛时间等,泡渍发酵车间应进行温湿度记录。清洗后的盐渍芥菜应在2小时内放入发酵陶瓷坛,并及时加入食盐水或清水进行密封泡渍发酵。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该标准起草人之一陈功表示,该标准的制订以优先考虑消费者健康与安全为宗旨,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卫生指标、食品添加剂指标与国家现行标准接轨。该标准明确规定了老坛酸菜的概念,对老坛酸菜从原料菜验收到出厂的全加工过程,以及加工过程中相关的设备设施等作出了明确的质量与安全相关规定,有利于规范企业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良性互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并引导上游芥菜种植业有序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团体标准不是国家标准,不是强制实行的,只是一种推荐标准。它只对参与方、响应号召的相关方适用,不能约束行业内所有企业。但应该看到团体标准出台的积极意义,有助于民众对老坛酸菜生产过程有新的认识,重塑消费者信心,同时助力上游种植业发展,引领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地升级迭代。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张超

责任编辑:hN_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