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河南圈 > 圈层资讯 > 正文
前沿热点:湘西百米洞穴内发现大熊猫化石
2022-10-13 09:02:11 来源: 大河报网
关注河南热线

记者今日从湖南省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湖南省化石办)了解到,今年8月,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一处约120米深的洞穴内,发现了大熊猫化石标本。从采集到的化石标本来看,至少有3只大熊猫。

探险队意外发现兽类化石

2022年8月3日,张家界山地救援洞穴探险队受邀到龙山八面山露营基地参加帐篷音乐节,为项目提供安全保障。


(资料图)

队长张国强介绍,救援队主要从事山地救援和洞穴探险,平日也会经常探洞,主要是救援训练和探索一些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如果发现洞内景观奇特,则会给相关当地主管部门提供一些有价值和意义的资料,同时探洞也是他们的一种自我挑战。

此次参加活动之余,探险队向附近村民打听到了一处常人无法到达的天坑洞穴。这处洞穴挺深,约120米。探险队到达洞穴底部后,队员们随即对洞穴进行了一番探索,在一处较为狭窄的支洞内,张国强、李学文、宋天平三人发现了一堆动物骨头化石,下颌骨清晰可见。借着探照灯的灯光,他们用手机拍下了洞穴里的这些兽骨化石。

(科考人员和探险队在洞穴里采集大熊猫化石。)

“当时我们以为是野猪的骨骼,随便拍了几张照片便出洞了。但一位平时对洞穴测量和地质有研究的同行在看到照片后,发现与大熊猫骨骼类似,我们便将此事上报给了当地的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张国强说。

8月10日,此事上报到了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经研究转给了湖南省化石办。“我们一看到探险队提供的照片,心头又惊又喜。”湖南省化石办助理研究员童光辉回忆,当时通过这些照片,他们便初步判断是大熊猫化石,“出于稳妥考虑,我们还咨询了不少专业人士,得出的初步判断都认为应该是大熊猫化石。”

历时6小时清运出化石标本

如果真的是大熊猫化石,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8月11日,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矿保处副处长蒋五洲以及湖南化石办的刘立、童光辉、李光等四人受命前往龙山县了解情况,并与当地有关部门商定化石保护性采集方案。

“这是一处垂直洞穴,只能通过专业的设备单绳降落进入。”8月12日上午,经过张家界山地救援洞穴探险队的简单培训,借助探险队的装备,童光辉和探险队的几名成员一起进入到了洞穴底部。虽然已有十余年的地质科考经验,但这也是童光辉首次进入垂直洞穴。

“果然,在狭窄的一处支洞里,发现化石和泥沙混在一起。考虑到化石的脆弱性,我们经过6个小时的清理和搜集,才小心翼翼地将暴露在洞穴堆积物表层的化石采集完并打包运送了出来。”童光辉告诉记者,他学的专业是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古生物研究离不开化石素材,而重要的化石素材发现极具偶然性,能有幸参与此次大熊猫化石的采集,是他职业生涯里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填补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空白

此次采集到的大部分化石留在了当地保管,仅下颌骨等少数重要标本带回了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用于开展研究。

经形态学研究与DNA鉴定,这些化石标本均为大熊猫,从搜集到的化石标本来看,至少有3只大熊猫。

为何这处兽类难以到达的洞穴里会发现大熊猫化石?

“这处洞穴深约120米,呈漏斗状,是一个落水洞,地势低洼,一到下雨天水流便会汇集流入洞内。”童光辉解释,很显然这处洞穴不会是大熊猫的栖息地,大熊猫化石会出现在此处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大熊猫在洞穴附近死亡,之后恰巧被雨水冲进了洞穴里;还有一种可能则是大熊猫不慎掉入了这处地下洞穴。

据了解,此次八面山大熊猫化石的发现与采集进一步丰富了对大熊猫古地理分布与迁徙路线的认识,同时也填补了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从未采集到大熊猫化石的空白。

“从湖南发现的化石记录来看,湖南以前是有大熊猫分布的。我们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有文献记载,在清代时,湘西地区有大熊猫生存。”童光辉说。

目前,对这些大熊猫化石的各项研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据了解,下一步,湖南省化石办将对八面山洞穴大熊猫化石点开展进一步发掘和年代学、古环境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以期揭示大熊猫物种分布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未来,这些化石还会进行展出,博物馆也会对大熊猫化石进行复原,让人们看到更完整的古时期湖南大熊猫的样貌。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牛中振

责任编辑:hN_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