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河南圈 > 圈层资讯 > 正文
每日视讯:河南籍消防员讲述泸定救援:翻山渡河转移群众顺带帮拿东西,有队员抱了一头猪
2022-09-11 16:04:30 来源: 大河报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朱长振 陈曼

9月10日,中秋节,泸定地震后的第5天。

夜幕降临,泸定县得妥镇南头村还没通电,天一黑,村民早早钻进帐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之前驻扎在南头村的救援队伍陆续撤回,路边救援人员的帐篷少了许多,伴着发电机的轰鸣,一盏灯泡照亮半边马路。

这里离震中只有9公里,前方道路被滑坡山体阻断,多支救援队伍便在南头村做临时驻点,其中一支是从成都赶来的成都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其中,有两名河南籍的小伙儿王钰森和张虎。

左为王钰森,右为张虎

王钰森和张虎2017年入伍,今年都是23岁,两人被分到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个在一站,一个在三站,这次出任务他俩编在了一起。

地震发生后4小时,特勤大队即辗转抵达泸定县。当时通往震区的道路、通信均已中断,多个村镇与外界失联。王钰森和张虎没有任何犹豫,自愿报名与其他消防战士组成一支28人的徒步队伍,穿进黑夜向震中挺进。中秋之夜,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这几天的救援经历。

即刻出发,震后4小时到达泸定

9月5日12时52分,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中距成都226公里。地震发生时是特勤大队的午休时间,队里的地震预警接收服务器响起警报声,显示屏显示泸定发生6.6级(实际为6.8级)地震。得知发生5级以上地震,队员们便穿着作战服集合,接到指令后便前往泸定县出发。

受地震影响,部分道路拥堵,5日18时许,王钰森一行到达泸定县,地震将道路破坏,前方无法继续行进。

一行人弃车翻越一座海拔3000多米的雪山,中途很多战士出现头疼、恶心、肚子疼等高原反应症状,仍咬牙坚持了下来。

此时已晚上10点,队里接到一个紧急向失联村镇出发的紧急任务。王钰森和张虎毛遂自荐,自愿加入一支28人的徒步队伍,向得妥镇震中出发。

据了解,得妥镇共12个村,常住人口约1万人。因道路和通信中断,前方的情况一无所知。想到还有老百姓困在里面,一行人便义无反顾的往前冲。

“我们本来就是来救援的,就像灭火,明知道热还是要往里冲。”对于怕不怕的问题,张虎这样回答。

冒着落石危险,徒步5小时走进震中小村

一段震后居民拍摄的视频显示,在泸定通往得妥镇南头村的公路上出现大大小小的裂缝,从山上滑下的碎石散落在路面,原本保护崖壁的丝网兜着石块冲向路面,路边的护栏被乱石砸得七扭八拐,有的路段路基也出现了松动,石块遮挡了路面的一半以上。

一行人打着手电筒,冒着随时可能滚下落石的危险往前走,一路上几乎一刻也没停。

“有一段路完全塌方了,我们就只能从斜坡上往下滑,还有石头从上面砸下来。”王钰森回忆,除了体力消耗,精神也是高度紧张。

两人印象颇深的是过一段约2公里的隧道,由于电力中断,隧道内又黑又闷,手电筒打在隧道壁上,出现一个光圈,一行人只能看到这一个光圈。追着光圈,一行人越走越快,“其实当时心里有点发慌,因为隧道很黑很长,不知道前面是啥情况。”王钰森说。

28人徒步通过隧道

十四五公里的路程,走了5个多小时,6日凌晨5点多到达得妥镇南头村。

在这里,四川消防总队的一支救援力量已经先期到达,随即指令王钰森一行原地休息,等待任务。

“我们出发时队里有一个向导,但他也没想到会走那么久。我们的任务是与前方总队汇合,但是并不知道要去哪里,走多远。”张虎介绍。

南头村靠山而建,村旁紧邻大渡河,当时下着小雨,气温大约只有10摄氏度。一行人赶了一夜路,身上都是汗,躺在地上的王钰森瞬间觉得非常冷,便找了一个发动着的车子,靠着有点温热的轮胎休息。张虎顾不上冷,头下枕块砖就睡着了。

不眠不休,连续作战三十多小时

休整不到一个小时天就亮了,排查任务来了。

南头村村内土质或木质的房屋受损严重,山上的房子受地震影响更大,除此以外村民为牲畜或存储杂物搭建的简易窝棚,成了地震中最为脆弱的建筑物。

南头村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消防员的到来,让看着牲畜和财产被埋压而束手无策的老人们一下子有了盼头。

经过一夜的奔波,几乎没有休息又投入工作,王钰森觉得很疲惫,他说:“感觉站着都能睡着。”王钰森仍坚持了下来,帮村民评估房屋情况,抢救被埋压的财产和牲畜,清理被乱石盖住的道路。

直到6日晚上8点多,排查工作才结束。从地震发生算起,一行人连续行军作战三十多个小时。

渡河翻山,转移震中村民

从南头村顺着大渡河往前,通过大渡河大桥后,垮塌的山体将前方的道路完全堵死,前方是失联的湾东村和紫雅场村的必经之路。这两个村在大渡河的对岸,湾东村有260多人,紫雅场村700多人被困在山里。

山里天气变幻无常,垮落的山体堵塞大渡河支流形成堰塞湖,危险随时可能发生,转移村民迫在眉睫。

排查房屋

7日上午10点,王钰森和张虎同其他队友一起,被吊机吊上冲锋舟前往紫雅场村转移剩余村民。张虎介绍,当时去了很多救援力量,冲锋舟就十几台,因为村子比较大,要确保所有的村民全部转移,必须一遍一遍排查。

救援人员渡江转移群众

“我主要护送村民前往渡船,比如那些山路垮塌,旁边可能有落石,我就在前面开路,护送他们通过。”王钰森介绍,山路并不好走,远的要一个多小时,为确保每一户村民全部安全撤离,除了护送村民还要挨家挨户排查,他来来回回在村里跑了十多趟,中途只觉得脚疼,归队后发现脚上磨了一个血窟窿。

王钰森脚部受伤

这里是村民的家,村民是不舍得离开的,想带走的东西太多,消防员便将村民的背篓背在肩上,尽量帮他们多拿东西。

“他们给我们什么就帮他们拿什么,我下船时还见一名队友抱了一头猪,因为他赶不动(猪),只能抱在怀里。”张虎说。

王钰森介绍,所有村民家中排查完,一名五十多岁的村民坚持最后一个走,他要把村里的狗都放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担心它们饿死,提前放又担心狗伤人,所以坚持最后一个撤离。

“他很坚持,最后我们和他一起将所有的家禽畜类都放生才离开。”王钰森介绍。

当天17时,紫雅场村最后一批63名村民全部从山上转移到得妥镇附近,被送往附近10余公里外的安置点。

顾不上过节,赶往下一个任务

9月10日是中秋节,中午队里发了月饼,还有鸡爪和卤肉。其实,这是王钰森和张虎队里度过的第5个中秋节。

王钰森中秋节吃月饼

相对于在队里和家里,今年的中秋简单了许多,王钰森并不介意:“一家不圆万家圆,说不想家那是假的,肯定也想家,但是如果我觉得我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父母在担心我之外也是很支持我的。能用我有限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能让他们脸上有更多的笑容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再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赵鹏宇

责任编辑:hN_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