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河南圈 > 圈层资讯 > 正文
天天速看:即将入伏!三伏天哪些讲究是真的?请看专家解读
2022-07-15 21:02:24 来源: 大河报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郑超

即将进入三伏天,三伏天的讲究你知道多少?比如,三伏天要驱寒、要“吃苦”、要小心情绪会中暑……


(资料图)

不过,这些三伏天“冷知识”或“热知识”,都要注意正确领悟,适度实践。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进行三伏天养生,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邀请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疼痛门诊名誉主任赵俐黎,对上述说法进行科普和解读。

三伏天的讲究真假揭秘

1、三伏天要驱寒?

是的。

进入三伏天,人们因为难以忍受燥热的环境,无形之中便会去找冷的地方。同时,喜欢吹空调、喝冰镇啤酒、饮品加冰块、冲个冷水澡……这些生活中的习惯,人们往往不以为然。

冬季冷的时候,大家出于自我保护往往穿得厚,则不容易受凉;夏季天热穿得薄,因此更容易受凉。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也就说明了三伏天驱除寒气、保护阳气的重要性。

2、三伏天要“吃苦”?

是的,但胃寒、胃胀、腹泻人群要少食。

俗话说,“夏日吃苦胜似进补”。意思大概是在夏季多吃些苦味食物,比吃进补的食物对身体更好。

炎热的夏天,正是火气最旺的时候,因此要吃点苦的清清心火,例如苦瓜、苦菊、莲子心等,才能保证心气正常运转,情志稳定。

但是,苦味属寒,对于胃寒、胃胀、吐酸、腹泻的人群,要注意少量食用。此外,可以增辛味,例如白胡椒、黑胡椒、芥末、韭菜、大葱、生姜等,均衡饮食。

3、三伏天情绪会中暑?

是的。

情绪中暑指的是人情绪会出现异常,比如急躁、暴怒等,且控制不住。

赵俐黎举例,最近接诊过一名21岁的女孩,平日里脾气特别好,不会吵架,却在公交车上因为烦躁而和别人发生争吵,这一反常情况使得她前来就诊。

这是由于心火旺,情志紊乱,或者说近期压力太大,郁结化火导致的。同时,还可能出现头皮屑多,掉头发等情况。

如何鉴定自己心火旺不旺?如果发现小便发黄、舌尖发红,都说明心火过旺。

三伏天的误区

1、靠大量出汗减肥。

不提倡。

有的女孩子误认为出汗减了好几斤,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这是错误的。中医上强调,汗为心汁液,心藏血脉,失汗过多则精血不足。

适当出汗即可,出汗时间一般保持在五到十分钟,最长不可超过半小时。当出现口干舌燥、干咳、乏力时,说明出汗量过大。

2、孕妇产后受凉。

孕妇产后身体虚,稍微活动一下便很容易出汗,此时有的家庭成员关心过度,认为环境太热于是开空调。

事实上,无论大产小产,都要提防寒邪侵入,空调的风也是寒邪之风,如遇到过热的天气,可将其他房间的空调打开,而产妇房间空调保持关闭。

3、为补阳气暴晒。

有的人为了补充阳气,过分晒太阳,在暴晒环境下,人的毛孔张开散气。适中补充即可,得温则舒,时间力度都要恰到好处,不宜太过。

夏天养生法则,看看《黄帝内经》的说法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意思是说,在夏季的四月、五月和六月里、自然呈现出一片繁荣秀丽的景象。在这个季节里,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交通,所有一切植物都开花结果。

为了适应这一环境,人们在生活方面,应该晚睡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抱怨天气太热,应使心情保持愉快而不要轻易激动和恼怒,精神要像自然界的草木,枝叶繁茂、花朵秀美那样充沛旺盛。夏天阳热旺盛,身体应出些汗,使体内阳气能够宣通开泄于外。

天气虽然炎热,但也不要长时间在阴凉地环境里休息,而要适当到户外活动,好像对室外环境特别爱好似的,这就是适应“夏长”之气来调养的方法与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法则,心气就会受到伤害,到了秋天还会发生疟疾。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夏天的“长”,是秋季“收”的基础。若夏天养生不当,“长”气不足,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差了,就会发生疟疾之类的疾病,到了冬至之时,病情就可能加重。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任倩倩

责任编辑:hN_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