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按下数字经济“快进键”
2022-07-13 10:02:29 来源: 浙江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这是一座“永不掉线”的数字城市。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衢州便依托巨化集团创办中国化工云商网,立足传统农业优势创办中国粮网,数字经济的雏形在这个“东南阙里南孔圣地”落地开花,留下了先行实践的衢州印记。到2017年,衢州又从“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入手,在“最多跑一次”改革诸多方面取得创造性突破,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样板。此后,衢州围绕数字产业化大发展、产业数字化大融合、治理数字化大变革不断突破、全面开花,按下数字经济“快进键”。

2017年,衢州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155亿元,增加值40.5亿元;到2021年,这两个数字分别达到384.8亿元和77.8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2%、17%以上,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登高谋远

描绘数字经济“新版图”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对数字经济的智慧布局,印证着衢州寻求跃变升级的魄力。

自2014年以来,当北上深的互联网浪潮澎湃出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当“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的互联网因子点亮了浙江数字经济的天空,衢州大胆布局,将深度参与北上深等城市的互联网产业、接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做强数字经济的战略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创新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在本地”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这一跨越物理空间的创新尝试,最终得到了时间的回馈:杭州衢州海创园、深圳前海创新园、上海张江(衢州)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北京中关村产业协作园区……犹如一只只灵敏的触角,扎根在中国数字经济的前沿地带,捕捉着行业发展的前沿律动。

这种前瞻性布局带来的最大变革,是衢州日益坚定的数字化发展理念。随着外部人才、科创、产业等资源的加速流入和集聚,一个个数字经济平台拔地而起,衢州数字经济版图持续扩大。

风景怡人的石梁溪畔,一座名为“衢时代”的创新大厦已然成为衢州数字经济智慧产业的“桥头堡”、成长性经济主体创新创业的“新高地”。作为山海协作的重要载体,衢时代创新大厦是衢州“两园一楼一镇六飞地”创新创业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花园258、衢州海创园两大创新平台同频共振、协同共进。2021年,三大平台入驻数字经济企业超150家。

如今的衢州,俨然是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人才聚集地:阿里巴巴、中电海康、浪潮集团等互联网头部企业云集,被誉为衢州推动数字经济“一号院”的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基地——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致力于培育高端人才的浙大衢州“两院”接连花落衢州……政府与企业主体合力相向,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和谐交融,共同构筑起衢州特色的“种子、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一体化数字经济双创模式和创新发展生态。

根植数字经济发展沃土,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基地(衢州)好风借力,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蜕变。今年2月,衢州市政府、省经信厅、电子科大联合发布《浙江省无线电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梳理出无线电产业招商地图、出台产业政策等,衢州吹响了做强无线电产业的“集结号”。中电海康智慧交通总部、阳光照明虹芯微电子、安沿科技AI自适应雷达交通灯控系统等20多个优质项目落地开花,构筑起衢州无线电产业的雄厚根基。

数享未来,驶向蓝海。短短几年,衢州数字经济规上企业从2017年不足100家跃升到151家。重大项目、领军企业勇立潮头、扬帆逐浪。金瑞泓微电子(衢州)有限公司成功拉制我省第一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产型集成电路12英寸硅单晶棒;浙江时代锂电国际合作产业园作为“省长工程”已成为衢州里程碑项目;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山区26县首家科创板上市的数字经济企业……

“今年,全市计划完成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力争突破500亿元;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谈及全年发展目标,衢州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数字驱动

澎湃产业跃变新动能

衢州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拥抱数字化浪潮,在这座传统农业大市和重工业城市,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生发出一场气势磅礴的生产力变革。

“争创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秉承这种认知,巨化集团以“零手动操作”改造为切口,最大限度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截至目前,巨化已实现82套装置“零手动操作”上线,年创效2亿元左右,初步形成了“滚雪球”效应。零手动操作后,DCS岗位从“操作员”变“监护员”,解放出更多生产力,让更多员工成为思考者、创造者,在为解决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这一核心问题提供“巨化方案”的同时,也为助推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了巨化力量。

这只是数字化助力衢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缩影。2021年以来,衢州共培育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1个,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16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5家,省“未来工厂”1家、试点3家,省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5家。以数字化为变革支点,衢州制造业阔步迈向智能化时代。

在这座奔跑在数据上的城市,风生水起的电商经济,不断催生出商业新模式新业态:1500多个天猫小店、乡村直播小站、智能零售柜、社区智能生鲜柜等新零售网点遍布城乡。过去一年,全市网络零售总额504亿元,同比增长29.6%,成为衢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强化数字力量,把稳农业“基本盘”。在衢州,数字化赋能农业现代化渐成风潮,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迈向新境界。

“全市共有35家农场开展数字化改造,累计开展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118家,培育鲟龙数字渔场、农法自然数字农场、柚香谷数字工厂、龙游县金秋红柑桔专业合作社农场等17家省级数字农场。”衢州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柯城,投资5.06亿元的数字农业科创园拔地而起,荷兰铪科农业、中恒LED、鲜沐科技等优质企业接踵而至,为本地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技术后盾;在常山,“常山县乡村振兴数字产业园”正式启用,意味着该县开启了乡村振兴以“智”取胜的新模式;柯城区开发的“浙里柑橘”应用,实现了柑橘全链条价值提升;龙游县开发“智慧粮脑”应用,聚焦“管好田、种好粮、能致富”目标,构建“两非”智能监管,为粮食安全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改革之道。

借力数字化,制造业转型升级、乡村产业振兴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悄然延伸着衢州城乡通往未来的共富之路。2020年-2021年,衢江区、柯城区分别获取浙江省政府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督查激励。

以人为本

共建数智生活惠民生

为群众打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数字体验,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选项,也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在衢州,覆盖面广、多元化的数字化改革成果,正渗透进基层社会治理各方面:“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实现了市、县、乡三级贯通,一体联动、高效治理,已在全省推广;“多审合一”“测验合一”成为全国样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试点改革全省领先;民生事项“一证通办”实现度、网上办事实现率全省最高;全国首张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在衢州诞生,不动产登记在全国率先实现60分钟出证,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省级试点通过验收并在全省推广……铭刻数字化烙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衢州经验”不断丰富、成熟。

与此同时,衢州立足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区位优势,从推进数据要素“聚、融、通、用”四方面入手,打造“四省边际数据运营服务平台”,创新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四省边际数据运营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一年以来,先后打造了基于数据运营服务的邻礼通、村情通、政企通“三通一智(治)”大平台,开发了包括“快速通行服务”“社区个性化服务”“个人数字资产服务”等多个场景应用服务。通过公共数据授权使用,持续创新和拓展数据赋能场景。如特种车辆安全防护场景为交通事故规避、智能监控设备布置提供数据支撑,有效提升群众出行安全。目前,已有37家运输企业共计352名驾驶员、433辆渣土车数据接入平台,基本实现市本级全覆盖。

将发展成果最大限度让渡给人民群众,是数字化发展的初心和归宿。

2019年,一款名为“邻礼通”的小程序出现在衢州市民的生活里。经过多年的升级迭代,现已成为衢州基层智治大脑重大实践成果的基本单元。在困难群众帮扶中,通过“邻礼通”对4125名自理困难的特殊人群收集求助信息,开展帮扶7000余次;同时,“邻礼通”还集成“e充停”、医保到家、“老来伴”智慧养老等特色场景,惠及老年人3.1万余名。

船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翻开《衢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字里行间,皆是这座城市进阶的雄心和勇气:“力争到2025年,衢州市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跨越式提升,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超过千亿元。围绕‘四省边际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总体定位,成功打造数据价值化试验区、数字技术转化引领区、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

这一引领未来的科学规划,承载着257万衢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悄然打开了衢州数字化发展的新蓝图,正为衢州增进民生福祉、赋能共同富裕书写新注解。(陈 爽 兰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