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镇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2-10-27 09:41:23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近年来,六祖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制度化、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全面完善,群众自治充满活力,公共服务精准高效,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迭代升级。

强化党建引领

建强战斗堡垒

自2010年以来,六祖镇龙山塘村以“五共五治”为抓手在建设美丽乡村、带领群众奔康致富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上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被确定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连片推进村,相关经验做法在全镇得到大力推广。

近年来,六祖镇持续巩固深化“五共五治”基层治理模式,始终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做好“党建+”文章,牢牢掌握基层治理的主动权。一是实施“党建+队伍”,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通过建强“领头雁”队伍,该镇对村干部、党员干部、后备干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实现学历能力双提升,为乡村振兴配备大批“生力军”,打造“本领过硬”基层队伍;同时,依托镇党校和两个村(社区)分教点,围绕公共服务、文明创建、法律援助、应急救灾等主题,对网格员、志愿者开展20多次分层分级分类业务培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二是实施“党建+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通过健全村民议事机制,该镇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积分制、“网格化+清单式”等支部管理模式,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其中,塔脚村和龙山塘村成功试行积分制,旧郎村党支部“一星四化”管理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同时,该镇还出台村民小组“三资”管理办法,推动党的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向村(居)小组延伸,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此外,针对基层服务问题清单逐项整改、逐一销号,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打造“一网五单”全链条工作机制,以“群众点单、网格接单、村(社区)派单、部门办单、群众评单”的模式充分发动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2年以来,全镇干部在驻点联系工作中接待群众1520人次,走访群众6515户,收集群众诉求500余件,解决群众诉求600余件,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创新智慧平台

赋能基层治理

“河水水位越来越高了,河上道路积水严重。”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来临时,六祖镇龙庆村网格员黎建雄在巡查河流时发现异常,迅速将情况上报至村级“多网合一”系统。村党总支部通过系统接收到网格员排查上报事件后,党总支部书记、网格长潘文豪立即带领镇、村干部赶到现场,沿路排查、评估水位、及时清淤、疏通河道,并通过微信群向各村小组群众发出预警。这是六祖镇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的鲜活案例,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运用智慧网格平台守护“最大平安”,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悉,2022年以来,六祖镇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社会治理中枢,建立健全高效智能、便捷明了的基层服务管理平台,以网格化和信息化为抓手,通过网格管理员深入排查上报和职能部门的精准执法处置,把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降低基层社会治理风险。目前,全镇共划分大网格1个、中网格31个、小网格299个、微网格4个,组建115人的智网系统队伍,配齐配强“十个一”力量,搭建镇、村、组三级实体化运作平台,全面铺开使用全市统一的作业信息系统,推动数据归集和指挥调度高效有序。

数据显示,截至10月,该镇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系统累计发现上报各类问题隐患880宗,推动有效处置880宗,处置率为100%;累计开展各类服务超过789次,直接涉及的群众超过1万人;举办宣传活动3331次。“多网合一”平台作为六祖镇社会治理核心工程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有效体现。

探索多元共建

确保高效运转

“有网格员、志愿者和社工的守护,我们觉得安全感满满。”雅冈社区陈阿姨笑着说。

党建引领是做活基层治理的根本路径,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保证。六祖镇积极让党建力量“沉下去”,让基层治理“强起来”。以“三联系”“双报到”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30多名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社会治理,组建32支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下沉一线有效解决基层面临大战大考力量不足问题。此外,该镇还按照资源配置集约化的原则,从村民群众需求出发,统筹整合辖区内学校、医院、企业、公安、文体中心等单位的人力资源、配套设施、组织资源、服务资源,精准“外送”多元诉求服务,推动各类事件处置、风险应对更主动、更及时、更高效。全镇31个村(社区)积极撬动圩镇单位和企业资源,打造了20多个资源共享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雅冈社区和西睦社区联合派出所、交警、市监、卫生院和企业等强大外援力量,建立社区“大党委”,快速有效解决一批圩镇治理的“老大难”问题。2022年以来,对集成、船岗圩镇环境整治开展30多次文明执法联合行动,镇域经营环境持续向好,得到居民群众充分肯定。同时,各村(社区)服务领域引入社会组织力量,全镇配备25名社会工作者,承接公共服务超17项,为村民群众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冯凯思张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