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组工“三驾马车”驱动善治之力 构筑“高精尖缺”人才高地
2022-06-28 08:17:04 来源: 南方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1921年,先进知识青年陈日光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种子”带进冈州大地,三年后“种子萌芽”,中共新会党支部正式宣告成立。

百余年来,江门市新会区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跃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45位,连续10年争先进位,经济总量保持全市第一;江门双碳实验室、中创新航等百亿投资项目接连落户;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内优外联,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黄金十条”“效益十条”“科创十条”“政令十条”等政策体系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新会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上来,高擎党旗,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充分发挥组织、干部、人才工作这“三驾马车”驱动力,同向聚力、协同发力,以迎接和服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三驾马车”驱动下,新会区正全面落实江门市委“1+6+3”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一园三中心”建设,以“首善之区”标准,全力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为江门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贡献新会力量。

建强组织

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各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推动更多力量和资源向基层下沉。新会区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书记工程”,研究制定《新会区党的建设工作四张任务清单》《关于党建引领织密社会网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工作方案》等举措,切实把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好,把基层党建优势转化好,构建起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良性互动新格局。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新会区根据中央组织部等四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要求,围绕“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主题,以基层治理网格化作为抓手,全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

新会区将199个行政村、37个社区和11个渔林场、工业园区,划分为817个智慧网格,统一网格装备,打造规范化的网格员队伍,构建了“区—镇(街、区)—村(社区)、渔林场、工业园区—智慧网格”的基层治理体系。同时,对817个智慧网格进行逐一细致研究,掌握每个网格区域内的人口特点、工作重点和隐患风险等信息,研究农村、城市、市场园区等网格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运行,分类制定入格事项,实行网格差异化管理。

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新会区在全市率先探索打造“平战结合”网格防疫模式,为全市推进智慧网格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以“边建边用、以用带建”为原则建强网格,实现“平战”高效转换。

网格吹哨,部门响应。新会区还依托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区直6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加入基层党建共同体,整合包括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新就业群体等在内的约2万人下沉网格开展疫情防控和应急保障工作。在近期疫情防控、应对强降雨天气等工作中,智慧网格均响应快速、处置有力。

在乡镇农村治理中,新会区充分考虑土地矛盾纠纷较多、老人较多等实际,在全市率先构建起覆盖“县(市、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体系,在11个镇(街)建设老年大学,实现“家门口老年大学”全覆盖。此外,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行“一网一民警一辅警一义警队伍”工作模式,将民警和辅警分别充实到智慧网格中,并动员退伍军人、热心党员等成立义警队伍。

特别是睦洲派出所,依托“4+N”警网融合新模式,获评“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称号。新会区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睦洲义警”经验,5月28日“新会义警”队伍正式挂牌成立。

在市场园区等专业网格管理中,新会区针对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人才和资源,指派“两新”党建指导员、人才管家、专职社工等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加入网格工作组,提供专业化服务,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新会区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领域,持续深化“一规划二项目三清单”,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力创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镇村。在城市领域,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推进住宅小区党组织全面铺开。在“两新”领域,重点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组建党组织,推广陈皮产业链党建模式,推动造纸及纸制品、轨道交通以及新能源电池等重点产业链成立党组织,打造产城融合党群服务中心,以强有力的党建带动经济发展。

持续提升的基层治理效能,正为新会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足底气、铆足动力。

选优干部

锻造敢闯敢试“首善铁军”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贯彻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扎实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新会区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新会区干部教育大培训的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五个结合”打造葵乡干部培训体系,切实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首要标准,注重在一线锻炼、考察、选拔干部,大力锻造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首善铁军”。

为政之要,发展之本,莫先于用人。新会区注重面向一线选任干部,紧盯园区建设、疫情防控等重点项目工程,深入基层一线全面考察识别干部,发现掌握一批冲锋在前、敢于担当的干部,强化跟踪培养,条件成熟的及时提拔使用。

立足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的需求,新会区每年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发现一批具备相关领域专业素养的干部。目前,年轻干部库、专业干部库、党政菁英专才库共储备优秀干部300余名。

按照“干部信息数据化、使用便利化”原则,新会区在全市首创研发干部分析研判辅助平台,利用大数据加强分析研判,优化整合“日常+定期+专项”研判方式,及时把优秀干部选出来。同时,探索建立干部正反向评价模块,定期收集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正职干部受表扬肯定和批评处分的信息,为考细考准和提拔使用干部奠定扎实基础。

突出政治教育筑牢信仰之基,新会区通过开设“新会干部大学堂”、区政府系统专业能力提升“夜学”专题班和各类主体培训班,把党的创新理论列入培训必修课程。聚焦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养,新会区出台干部教育大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打造黑白(日夜)结合、正反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内外结合和专兼结合的新会特色培训体系,通过干部“夜学”、正面经验分享和负面剖析、“葵乡云课堂”等方式精准培训党员干部2.3万人次。例如,结合江门双碳实验室、中创新航等重点项目建设及时举办实战经验交流培训会;结合疫情防控,制作“疫情应急处置技能培训”课程,在“葵乡云课堂”开展线上“大练兵”等。

注重蹲苗历练提升斗争本领。新会围绕重大项目和产业布局,在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锻造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全区20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磨炼,选派27名优秀干部到台山交流任职和结对历练。一方面,以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为契机,选派年轻干部担任网格负责人和楼组长,在疫情防控和日常应急一线管理中增才干;另一方面,组织优秀干部到招商引资一线实践历练,强化想干、敢干、会干、快干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

用严管厚爱的方式来“管”,激发干事活力。新会区健全谈心谈话制度,分类别、分节点开展谈话,形成关心关爱干部的长效机制。比如,换届半年后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与21名镇街党政正职谈话,通过谈工作、指问题、听建议,鼓励新担当新作为;部务会成员根据分工,结合专题调研、日常联系督导,开展谈心谈话300多人次,深入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工作状态,及时鼓舞士气、提振信心。

2021年以来,新会区在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一线中提拔重用干部或晋升职级182人次,为32名受到诬告陷害、不实举报的干部当面澄清正名。合理使用受处理处分干部,去年9月以来,7名受处理处分区管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激励广大一线干部见贤思齐,奋发作为。

新会区以“首善担当”锻造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干部队伍,为新会当好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集聚人才

构筑“高精尖缺”人才高地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抓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机推进人才强省建设。今年以来,新会区围绕“一园三中心”建设,以“双碳”目标为牵引,制定出台《新会落实“人才倍增”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内育外引建设人才集聚高地。

广视野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新会区支持江门双碳实验室等重要科技载体吸引人才,目前已集聚5支高水平科研团队,吸纳55名科研人才;实施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举办2场“直播带岗”活动,成功招聘产业人才90多人;开展新会区2022年推进“人才倍增”工程教育系统及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引进专场线上宣讲会,分别吸引超过20万及30万人次观看。

高质量构筑人才载体“磁场”,新会区现有省级创新平台108家,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31家,数量均居全市前列。去年以来,新增李锦记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增江门双碳实验室、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广东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广东新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科研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招才引智,新会有精准的方向,也有满腔的诚意。围绕市委“人才倍增”工程,新会区实施“顶流团队、首善尖兵、冈州菁英、葵乡工匠”四大计划,引进“高精尖缺”人才,高标准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每年安排人才发展资金达6000多万元,建设23个人才驿站和人才服务驿站,配备专职人才管家,全方位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业务代办、生日送花等服务;大力建设人才信息管理系统,推行“不见面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实现“零跑动”。

着眼当下需求与长远发展,“十四五”规划期间,新会区将以“一园三中心”建设为抓手,以重点产业为导向,培育一批战略产业发展急需的产业工程师,新增产业工程师不少于2700人;完善“1+2+N”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产教联盟作用,推动“双元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拓展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新增技能人才不少于2万人;打造一批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新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500人以上……

部署落实掷地有声。近期,新会区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分别与清华大学等5所高校、江门双碳实验室以及5所高职院校签订系列人才合作协议,以链接更多优秀资源,推动产学研创新发展、技术转化应用和人才定向培养。此外,江门双碳实验室加快建设,13个“双碳”产业合作项目扎实开展,ABB双碳技术创新中心、国能集团氢能(低碳)研究中心、美达锦纶新型功能材料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即将进驻,“双碳”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新会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黄绍侦李霭莹谢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