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贸试验区加快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加快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2022-04-21 11:01:05 来源: 国际商报
关注河南热线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发展,明确要求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创新,加强与其他开放台和区域的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开放度和竞争力。

重庆市商务委负责人介绍,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五年来,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积极开展首创、集成化、差异化探索,全面落地总体方案151项任务,国家部署的改革创新措施落实率超过90%,在制度创新、差异化探索、高质量发展、协同联动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2020-2021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重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位列全国第四,在全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位列第一。

为打造制度创新“试验田”,重庆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中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五年来,已培育形成了88项重点创新成果,其中7项在全国复制推广,66项在全市复制推广。

通过激发制度创新的内生动力,优化营商环境,在重庆自贸试验区已形成比拼赶超、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今年3月,重庆自贸试验区启动“我最喜欢的重庆自贸试验区改革案例”评选活动,重庆市级各相关部门、九个板块共推举出30个案例参与激烈的角逐,涉及投资自由、贸易便利、金融开放、营商环境改善、法治保障等多方创新,最终“铁路提单信用证融资结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一单制’创新”“探索核心商圈‘保税+实体新零售’新模式”等十项改革创新案例胜出当选。

就在今年4月,重庆自贸试验区又频传捷报首创西部陆海新通道“单一窗口”台在国家层面推广、首创“以航空公司为单元”保税航材监管新模式落地、两江片区率先落地试点数字人民消费应用场景……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将持续推动首创、集成化、差异化探索,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高水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差异化探索提效开放通道

发挥区位优势,重庆自贸试验区依托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持续发挥创新“火车头”作用,率先探索以铁路提单和多式联运“一单制”为核心的陆上贸易规则,开立全球首份“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并实现批量化运用,制定的3项铁路作业规范获批为国家标准,被评价为“是真正的创新”,通道网络和国际货物集散能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已通达106个国家(地区)311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发行总量约占全国中欧班列1/3,并实现双向运输衡。

今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450列、同比增长14.5%,货值35.3亿元、增长45.3%。重庆东盟公路班车、中欧班列渝新欧承压保持开行,中越班列开行47列,是去年同期开行量的4倍,中老班列开行47列,实现常态化运行。签发铁海联运单证358票、国际铁路联运单证97票,同比增长超5倍。沪渝直达快线班轮开行295艘次、增长8.5%。江北机场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5.5万吨、增长24.4%。

枢纽运行稳中向好,重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已从“东西南北”四向齐发升级到与陆海新通道8个海外仓联动,形成重庆为运营中心、东南亚主要港口为节点,通达世界的铁海联运版图。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实现长江航道无缝多式联通,配备了全国首套新一代双能、双视角、双加速器的快检系统,效率较传统设备提高20倍,机检货物时间从10分钟压缩到2分钟以内。一季度,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新增注册企业200家、增长92%。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吞吐量585万吨、增长16.5%;集装箱吞吐量20.1万标箱、增长97.6%;果园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成进出口额4.3亿元、增长101.6%。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又是在今年4月,2辆宾利进口保税整车,搭载中欧班列(成渝)从德国不莱梅成功抵达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在西永综保区进行保税仓储测试,实现了该品牌整车进口保税仓储的突破。

事实上,通过“四自一简”、整车保税仓储“三个一”等监管模式制度创新带动产业发展,重庆自贸试验区已形成保时捷、奥迪、ART(奔驰授权改装品牌)、路虎及宾利五大品牌进口整车全产业链,除整车保税分拔中心外,还落地博世(中国)零部件分拔中心,测试运行博世(亚太)分拔中心、舍弗勒汽车零配件分拔中心,经中欧班列(渝新欧)运输进口整车累计货值突破120亿元。2021年,重庆进口整车7564辆,数量增长50%,进口规模位居内陆口岸领先地位。这仅是重庆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依托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台,如何以制度创新的“小切口”带动“大发展”,将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渝中板块、九龙坡板块的发展足以窥见一斑。在4.38方公里的渝中板块,入驻了超过重庆自贸试验区20%的服务业外资市场主体,累计新增外资企业159家,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建设添动能;在4.75方公里的九龙坡板块,累计引进项目455个,合同总额495亿元,集聚爱马仕、劳力士、卡地亚等92家全球顶级奢侈品牌……

统计数据显示,五年来,重庆自贸试验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超6.5万户,成功引进星光国际精准医疗创新中心等百亿级项目,德国埃马克、万国数据、中欧数字生态城等一大批标志项目,吸引了全市超35%的外商直接投资,集聚全市超1/4的进出口企业,贡献了全市超70%的外贸进出口额,成为重庆稳外贸稳外资的“压舱石”。

协同联动开放闯出新天地

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是全国首个跨省域自贸共建台。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川渝两地自贸试验区已在金融、科技、医疗、贸易和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协同开放,创新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为深入推进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重庆联手四川协同集成中欧班列成渝号、关银“一KEY通”“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等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关银一KEY通”创新举措在全国首次实现电子口岸用户认证业务跨关区办理。通过“重庆+四川”跨关区业务就办、“海关+银行”跨窗口业务多点办、“政务+金融”跨领域业务一站办等创新“组合拳”,覆盖川渝两地存在跨区域进出口业务办理需求的企业2000余家,可为企业单次业务办理节约1000元,业务办理时间压缩2/3以上。

除了对外协同联动,重庆自贸试验区也启动了联动创新区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首批纳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个联动创新区,正全面推广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稳步推进权限下放与政策协同,大胆开展联动创新试验,探索体现区域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共同培育开放型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

重庆市商务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自贸试验区将践行“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一方面,坚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聚焦市场主体诉求开展制度创新,打通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以“小切口”带动“大发展”;另一方面,发挥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各类开放台潜力,带动全市开放型经济更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