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年增仅7万,广州发生了什么?
2022-03-19 14:01:08 来源: 大河报网
关注河南热线

南方周末消息,2021年,广州常住人口仅增加了7.03万人。

近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2021年广州市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881.06万人。而2020年末,广州拥有1874.03万人。也就是说,2021年,广州的常住人口仅增加了7万人左右。

如此低的人口增量,着实出乎意料。要知道,2010-2020年间,广州人口增加了近600万,增量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可位居第二。2021年这7万增量,被许多知名城市赶超。

人口增长出现断崖式下跌,广州发生了什么?

五年超100万人落户广州

身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是公认的人口流量大市。

“七普”数据显示,广州的人口总量和增量都位居全国城市前五。其中,人口总量仅次于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增量仅次于深圳。

不过,纵向对比,广州人口增长出现断崖式下跌。根据“七普”后修订的数据,2010-2020年间,广州在2016年的人口增量最多,高达83.43万人,而后下滑至2020年的42.82万人。

然而,2021年广州人口仅增加了7.03万人。

与其他城市相比,广州的表现也出乎意料。

杭州是近几年备受外来人口青睐的城市,2010-2020年间,人口增加了323.56万人。2021年人口增长放缓,但增量仍有23.9万人。

南京人口的增长,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可谓温吞,十年间共增加131.10万人,甚至比不上广州市辖的白云区。

然而,2021年年末,南京市常住人口为942.34万人,与2020年年末931.97万常住人口相比,增加10.37万人。这座城市保持平稳的人口增长态势,并在增量上一举反超广州。

对此,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宁超乔提醒,不能忽略两组城市之间人口结构情况的差异性。

她指出,广州作为全国一线城市,流动人口高达近千万,约是杭州和南京流动人口的3-5倍,更加容易受疫情、区域竞争、产业发展等多方要素的影响,波动的幅度相对来说比较大。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当前全国的人才政策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长三角部分城市近年来降低门槛,加大引进人才落户的力度,通过落户“固化”人口,收效显著。

广州的落户政策也不逊色。户籍人口保持平稳增长,就是有力证明。2021年末,广州户籍人口突破1000万,达到1011.53万人,同比增加26.42万人。

汇总历年数据可以发现,自2016年起,广州户籍人口进入高速增长期。在此之前,广州户籍人口每年仅增加10万人左右,2016年增加了16.3万左右,2017年起增量保持在26万以上。

其中,从户籍迁入人数来看,过去5年,超过100万外来人士成为“新广州人”。特别是自2018年起,每年都有20多万外来人士成为“新广州人”。这一数量比许多大城市常住人口增量都高,说明广州落户政策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十足。

人口大区首现负增长

常年保持数十万常住人口增长,为什么2021年“急转直下”,仅新增了7万人?

从各个市区看,广州市人口增量锐减,主要因为荔湾区、白云区和黄埔区,都出现了11年来首次人口减少,且降幅在5万人以上。

与之对比,“人口第二大区”番禺区则连续三年保持增长,2019-2021年间的人口增量分别为6.81万人、9.3万人和14.57万人。

其中,荔湾区去年人口减少了11.2万人。身为广州“老三区”之一的荔湾区,虽然人口占比下滑,但人口总量多年来维持微弱增长,“人口空心化”趋势逐步扭转。2021年是荔湾区近年来首次出现人口总量减少。

白云区的表现更令人意外。白云区是广州人口最多的区,2020年人口数量比广东省内的韶关、河源、汕尾、珠海等城市都多。10年人口增量高达152.03万人,在全国市辖区中都能位居前三。

然而,2021年,白云区也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人口总量比上年减少了7万人。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宁超乔分析,当前广州各区人口的变化不再是农业转移人口“进城”的结果,主要受到各区存量非户籍人口转移的自动选择影响。

2021年是疫情常态化的第二年。这一年的5月21日至6月19日,广州市发生境外输入关联本土疫情。

荔湾区受影响最大,虽然GDP增速达到8.5%,但总量上被增城区反超,在广州11个市区中只高于从化区。

而从产业结构来看,荔湾区三产占比达七成以上。但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较为薄弱,2020年企业数量为407个,营收为327.8万元,分别为天河区的13.5%、7.1%。而规模以下服务业从业人员流动性高,更易受疫情冲击。

白云区也是类似。白云区近郊地区,是广州流动人口聚居密度最大的8个市区之一。根据广州社会蓝皮书《2021年中国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包括景泰街、三元里街、新市街、棠景街、同德街、松洲街、黄石街、永平街、同和街、京溪街等地区,流动人口约100万,主要从事皮具、鞋类、服装、化妆品生产加工等行业。

最夸张的是“广州最大城中村”大源村。

大源村全村占地面积仅25平方公里左右,村内有房屋6800多幢,其中半数为出租屋。全村户籍人口不到1万,但常住人口超过20万。

白云区同时也拥有大量面向全球市场的制造产业。

宁超乔表示,2021年是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次年、全球外贸形势严峻,部分服务行业及相关产业链上的制造行业受到影响,可能会对白云区等一些面向全球的制造业较为发达地区的人口造成影响。

一位在大源村从事女装贸易的店主就告诉唯城君,2021年年底及春节前,周边很多朋友邻居都搬走了。相同的时间段内,往年能卖出几万件服装,今年才4000件。

而昔日被称为“睡城”的番禺区,近年来加快产城融合,国际创新城、万博商圈等产业布局区日渐成熟,带动企业集聚,2021年人口增量在广州市拔得头筹。

宁超乔表示,2021年番禺区人口的增长说明人们的发展需求有了新的变化,更加追求工作和居住双提升的美好的生活,对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将更迫切。

广州人口低速增长拐点?

那么,2021年会成为广州的人口拐点吗?

现在下判断为时尚早。

一个地区或城市的人口变化,是各方面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这既有宏观层面的区域竞争;也有中观层面城市本身产业战略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因;微观层面,甚至局部地区的某个专项行动,都可能对人口的变化造成影响。

而像广州这样人口规模庞大、流动人口众多、开放程度高的大都市,导致人口变化的要素更为复杂,人口的变化是多方面要素叠加综合的结果。

可以看到,在来穗人口中占比较大的人口流出地湖南、四川、湖北等,自己的中心城市对省内人口吸引力极强。长沙、成都、武汉等地十年间的人口增量远高于上一个十年。

2016年起,各大城市各出奇招吸纳人口、招揽人才。

南方周末城市(区域)研究中心曾测算过,以2021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衡量城市的落户和人才政策发现,广州的“落户自由”已并不出色。

与此同时,广州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且进入新一轮大规模旧改阶段,如黄埔、白云都规划了大批旧改和更新项目。

短期来说,像广州这类实际管理人口达到2200万的大都市,人口变化波动性较大比较正常。

这种波动在国内一线城市中已有先例。上海在本世纪曾出现过两次人口波动。第一次是2015年,在前一年人口增加18.63万的情况下,2015年人口减少了9.47万。2016年人口增加9.78万,2017年又减少了约1万,而后人口保持增长至今。

从中长期来看,按照国际大都市的经验,人口向第一序列城市聚集的趋势不会改变。

宁超乔认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和一线城市,产业结构完整,产业链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从中长期来看,均具有人口方面的吸引力。

来源:南方周末 编辑:丁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