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巴铁"祭英魂,豫湘联手为88名秘筑中巴公路牺牲烈士寻亲
2022-03-16 18:06:05 来源: 大河报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朱长振

1968年至1979年,万名铁血男儿秘赴巴基斯坦,不畏艰险,在冰封雪原、悬崖峭壁下安营扎寨,献青春、洒热血,历时12年,终使天堑变通途,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12年间,中巴两国共有700多名筑路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牺牲的168人中,有88人长眠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因当时保密需求,这88名烈士家人只得到了烈士证书及烈士遗物,但烈士的长眠地,一直是个谜。

当年,同在这支部队的湖南老兵田念胜回到地方之后,魂牵梦萦着这88名长眠异域的战友,他要用毕生精力,为他们寻找家人。全国最美警察河南民警肖振宇的加入,加快了为烈士寻亲的步伐,喜讯传来,截至记者发稿时又有30名烈士的家人找到了。

(1968年至1979年,万名铁血男儿秘赴巴基斯坦,不畏艰险,在冰封雪原、悬崖峭壁下安营扎寨,献青春、洒热血,历时12年,终使天堑变通途,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资料图)

(湖南老兵田念胜从部队回到地方之后,魂牵梦萦着这88名长眠异域的战友,他要用毕生精力,为他们寻找家人)

(南阳民警肖振宇的加入,加快了为88名长眠巴基斯坦烈士寻亲的步伐,喜讯传来,截至记者发稿时又有30名烈士的家人找到了)

(当年在巴基斯坦放电影时的田念胜 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21名河南籍烈士长眠巴基斯坦

阳春三月,杨柳嫩黄,位于湖南岳阳市中心的南湖,碧波荡漾,游人如织。3月1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退休老人田念胜抽着烟在湖边漫步。因疫情原因,他被迫耽误掉了好几项策划已久的大事,其中,就包括要带几十名长眠在巴基斯坦中国烈士的家人出国扫墓的大事。

春节前去北京拍寻亲节目,是田念胜最近一次出远门,往年的这时节,他不是在巴基斯坦组织给中国烈士扫墓,就是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为纪念安葬在巴基斯坦的88名烈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中午时分,南阳民警肖振宇通过微信给田念胜发来了援巴烈士亲属名单(专门成立有肖振宇寻亲工作室,详见3月2日大河报A11版:1200多起‘破镜重圆’都缘于南阳寻亲民警肖振宇),截至目前,共找到30名,其中包括21名河南籍烈士中的部分家人:“由于山川阻隔、家庭困难,援巴烈属及老兵难以出国扫墓,这成了他们心中的隐痛与梦想,但祖国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巴基斯坦人民也没有忘记他们。”,田念胜情绪激动地说。

(我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帮这些烈士找到家人)

(与田念胜一起入伍的刘献荣在巴基斯坦修路时与战友们的合影)(图片由刘献荣提供)

要随时准备为烈士画遗像

田念胜的父亲并不姓田,他随母亲的姓。他父亲是当年随部队在湘西剿匪后进入当地公安部门工作,而母亲则是全家都被土匪杀害后与父亲相识,并结婚成家。两人在结婚之前就定下规矩,生下第一个男孩随父亲的姓,第二个一定要随母亲的姓:“正好我是老二,所以延续母亲家族烟火的重任就落在了我的头上。我妈全家亲人被害46年后,带我们到湘西大深山里的石洞内,扒出了我外公、外婆一家几口被杀后的遗骸安葬,看着母亲哭得死去活来的惨状,我生平第一次知道了去世的亲人在活着的人心目中究竟会有多么重要的位置,这也促使我此后十多年来持续不断为烈士寻亲”,3月12日下午,坐在大河报记者面前的田念胜深深吸口烟,眼眶内已满是泪水。

20岁那一年,田念胜应征入伍,新兵连在天山脚下的戈壁深处。新兵训练结束后,田念胜与战友们一起接到命令,要出国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军装及被褥被打包留下,重新发了普通衣被:“衣服是蓝色的,被子和枕头都是带花的,我现在还保留着一条花枕巾”,田念胜回忆说。

一路上坐的都是挂K牌的大货车,住兵站。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几天后,这一队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特殊车队抵达了巴基斯坦,田念胜被分在五连,营区在平均海拔6000米的雪山峡谷,刚开始,他的任务是和战友们一起修筑工路,有时抬石头,有时挖土方。这里高寒缺氧,战友们高原反应强烈,呕吐心悸,鼻孔出血,甚至有人昏迷。

因为擅长画画,田念胜被调到支队政治处放电影。首长交代:“要随时准备为烈士画遗像,”他开始在巴基斯坦北部来回奔波放电影。

这种挂k牌的翻斗车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次,四中队奉命炸掉一座名为“老虎嘴”的山头。引爆后,6个副炮洞炸了,6个主炮洞却哑了。上级当即派两个中队去排险。谁知,队员刚进现场,山体突然坍塌,25人当场牺牲,28人重伤。

除了画画,田念胜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和战友一起拉着放映机,为散布在喀喇昆仑山施工工地上的战友们放电影:“经常会遇到突如其来的险情,比如高山滚石,山体滑坡。有时候还会遇到各类凶猛的野兽。当年就有三位战友是被狼咬伤后感染狂犬病牺牲的,更多的战友是倒在修路第一线的雪崩和放炮震垮山体后所发生的危险”,回忆起当年在巴基斯坦修路时的危险,田念胜与特意赶来的战友刘献荣一边回忆一边感慨:“现在想起来还后怕”,刘献荣与田念胜不仅是老乡,还是同一年的兵,一起去巴基斯坦修公路,一起退伍回到家乡,还又被分到了同一个工厂。

后来学会上网的田念胜从网上搜索得知,1966年3月18日,中巴两国在北京签署《关于修筑中巴公路的协议》。协议规定,中巴公路,也称喀喇昆仑公路,以红其拉甫界碑为标志,分为东西两段,全长420公里的东段,从新疆喀什到中巴边境红其拉甫,由中国修筑;西段从巴基斯坦的塔科特至红其拉甫,全长616公里,由巴方修筑。中国无偿提供全部的筑路机械和设备。

从1968年算起,中巴两国筑路部队最终用12年时间,以牺牲700多名筑路官兵为代价,正式向全世界宣告,喀喇昆仑公路全线贯通。

喀喇昆仑公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据统计,包括中国境内,全长1032公里的喀喇昆仑公路,共修建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多个。使用8000吨炸药,80000万吨水泥,运送土石方3千万立方米。

在冷战时期,喀喇昆仑公路成为巴基斯坦掌控北部地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唯一的交通大动脉,是中巴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和象征。

让田念胜魂牵梦绕的,是包含在700多名牺牲筑路官兵中间的88名烈士,因特殊原因,使他们长眠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家人,只知道他们是烈士,却并不知道他们的安葬地,当时出于保密,只给烈士家人送去了烈士证书及烈士遗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为烈士寻找家人的难度越来越大,可他们都是被巴基斯坦前总统侯赛因称之为“巴中友谊奠基人”的烈士啊,“为长眠异国的同胞盖上国旗,是想让他们感觉依然躺在祖国的怀抱啊”,田念胜含着泪说。

(“为长眠异国的同胞盖上国旗,是想让他们感觉依然躺在祖国的怀抱啊”,田念胜含着泪说。)

当年在巴基斯坦修路时刘献荣与当地官兵的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圆梦‘巴铁’祭英魂

与战友刘献荣不同,田念胜没能在工厂干到退休,他离开工厂,调到市直一所中学工作:“相对来说,我的工作比较清闲,有了更多的时间到处跑,为88名烈士寻亲”,田念胜说。

说起第一次赴巴基斯坦为烈士扫墓时的细节,田念胜一个劲说着:“难”。

2010年援巴解密后,湖南卫视要拍摄一期援巴节目,主角是当年从湖南远赴巴基斯坦修筑喀喇昆仑公路的1000多名湖南籍老兵,田念胜被邀全程跟随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田念胜竟意外得知他在巴基斯坦为第一位烈士朱法安画过像后,朱法安被安葬在了巴基斯坦中国烈士陵园内,可她的未婚妻肖际玉为了兑现“照顾未婚夫父母”的承诺,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朱法安的亲哥哥,把朱法安的军装及他们的来往情书装在一口楠木箱子内,精心保管。

因家境贫困,肖际玉常年外出打工,目的就是及早挣够前往巴基斯坦的路费,尽快赶到未婚夫的墓前,一诉衷肠。

2011年,在中巴建交60周年之际,田念胜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助下,筹措够了路费,替肖际玉办好了签证,并亲自陪同她前往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帮这对阴阳相隔了几十年的恋人了却心愿。

红泪笺成何处与?天涯渺渺路悠悠。“朱法安,你还好吗?我看你来了,来一趟好难啊,你要感谢我们的恩人田念胜啊!”援巴烈属肖际玉一头扎在朱法安烈士的墓碑上痛哭。

这次跨国扫墓,反响很大,不仅有中巴两国外交官员的参与,还引得全国、甚至全球诸多媒体的争相报道。媒体的大量报道,使得田念胜为烈士寻亲的事迹在援巴老兵中广为流传,这也使得更多的烈士亲人通过田念胜,找到了自己远在巴基斯坦的亲人墓地。

更让田念胜高兴的是,媒体的采访挖掘,还把巴基斯坦两名常年义务为中国烈士守墓的好人阿里·艾哈迈德、曼祖尔侯赛因报道了出来。

2017年,田念胜带着两名守墓人及另外两名巴铁朋友到中国寻找救命恩人,帮他们圆梦。

通过这次活动,田念胜又成功为11名烈士找到亲人,并尽快帮他们办好手续,启程前往巴基斯坦蔡奠亲人。

多次来往巴基斯坦的田念胜如今谈起那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巴基斯坦,只要提起喀喇昆仑公路,巴铁会脱口而出,说这是中国送给巴基斯坦的最珍贵的礼物,代表中巴友谊的喀喇昆仑公路可以见证。

在巴基斯坦,举目眺望,五星红旗四处迎风飘扬,装点着街头巷尾。展现中巴友谊的人文景观遍布城乡,巴基斯坦人民还知道在北部地区首府的吉尔吉特,有一座中国烈士陵园。那里有一个阿里老人为88位中国英雄义务守墓一辈子,分文不取。

(多次来往巴基斯坦的田念胜与老战友刘献荣谈起为烈士寻亲的故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河南丁善顺烈士家人与巴基斯坦为烈士义务守墓人阿里.艾哈迈德相聚,郑州热心人士冯利宾免费为一行人提供吃住)(田念胜摄)

(大家异口同声送了一个绰号给巴基斯坦人民,叫“巴铁”)(图片由冯利宾提供)

河南民警助力 又有30名烈士找到亲人

3月14日上午,刚从方城出差回来的南阳警官肖振宇与大河报记者取得联系,称截至目前,为88名烈士寻亲成功的最新数字是30名,加上此前田念胜寻找到了20多名,仍有30多名烈士的亲人倘未找到。

肖振宇与田念胜是通过新华社记者的牵线搭桥认识的,让田念胜想不到的是,肖警官能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帮30名烈士寻到亲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寻亲这么多年,知道这中间有多难了,肖警官肯定吃了不少苦,熬了不少夜,跑了不少路……”。

“最大的难度就是时间跨度太长,四五十年了,烈士的户籍早被注销,有的烈士有后代,大多数烈士牺牲时倘未成家,都没有后代,我这几个月都是根据籍贯,翻民政局的纪录,联系退役军人事务局,甚至是乡、镇或是村一级的领导干部,一个个打电话,一条条线索筛查,有时还要查家谱……”,肖振宇在电话中谈及这次替烈士寻亲同样是一个劲称“难”。

据肖振宇统计的最新数字,88名烈士现在已经成功找到50多名烈士的家人,还有30多名烈士的家人正在紧锣密鼓的寻找之中,其中河南的21名烈士已找到16名,还有5名烈士的家人仍未找到,他们的名字分别是:1、李群德,河南省平顶山 2、秦启杰,河南省汲县人 3、张付锁,河南省濮阳市 4、李新意,河南省民权县人 5、李文超,河南省。

如果你身边的有援巴老兵或与其有关的线索,请与记者朱长振联系(手机、微信13837160738)

(中巴两国700多名筑路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88名中国烈士静静长眠于巴基斯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大河报·豫视频】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赵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