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赋能乡村振兴 河南气象科普进乡村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启动
2022-03-14 10:49:54 来源: 大河报网
关注河南热线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瑞朝

3月23日是第62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早预警 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3月14日上午,以“乡村振兴 气象赋能”为主题的气象科普进乡村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在兰考启动。

农村是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区域,也是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当危险来临时,若没有足够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很有可能会给农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随着全球长期变暖趋势的持续,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和地球系统水循环的加剧,未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将趋于常态。

河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鹏祥说,全省气象部门要坚持“生命至上 人民至上”,把气象科技和基层科普需求结合起来,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持续深入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事业单位等,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灾自救能力,积极防范应对天气气候风险。

同时坚持趋利避害并举,以气候之力、气候之利和气候之美助力发展气候适应性产业,为人民福祉安康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气象保障。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 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极端气象灾害正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 所以除了对天气的预测,基于影响的、及早的气象预警信息可告知公众天气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早预警、早行动,准确预报,科学决策,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人员伤亡,最大效益地减轻救灾成本和社会负担。

另外,极端气象灾害也常常体现为多重因素叠加的复杂状况,今年的主题也聚焦了气象、水文、气候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共同的影响,也希望通过这一主题,号召更多力量参与到防灾减灾行动中来,共同建设更有力、更安全、更美好的蓝色地球。

此次活动是河南省气象局“3·23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之一。省气象局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将在全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气象预报预警和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以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意识和能力目标,推进灾害性天气科普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气象灾害类型、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防御措施、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以及气象防灾减灾典型案例的解读和宣传,并利用社会媒体资源扩大气象科普宣传覆盖面,助力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服务防灾减灾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活动现场为气象科普进乡村科技志愿者颁发证书并赠送气象科普资料。当天,气象科技志愿者在现场为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围绕气候变化、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认识农业气象灾害 科学应对灾害对兰考小麦生产的影响》等作了专题报告。

同时气象科技志愿者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智惠中原 农业气象专家科技志愿服务,面对面培训农民群众把握当前有利天气条件,积极做好小麦促弱转壮生产措施,并针对小麦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就密切关注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做好小麦生长中后期气象灾害防御、病虫害防治等进行指导。

此外,气象科技志愿者还将走进学校,为学生教师作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报告。下一步,气象科技志愿者还将在商丘柘城等地持续开展气象科普进学校、进集市、进田间地头等活动。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屈珂